日前,广汽传祺GS3(参数|询价)影速正式上市,新车售价8.58-11.18万元。笔者认为,虽然新车配置有所提升,但是定价相比2022款却有所涨价,涨价后整体产品提升并不算明显,尤其是中高配车型售价10万左右,更难成为消费者购车首选,在车市竞争激烈的当下,其恐怕并不具备“爆款”的潜质。
事实上,随着车市进入存量竞争的新常态,越来越多的二线自主车企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广汽传祺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广汽埃安脱离之后,传祺的销量始终不见起色,推出的具备实力的车型不少,但是类似当初GS4那样的爆款却再也不见,而GS3则逡巡在2000台左右的成绩,直接限制了广汽传祺的销量走高。
(相关资料图)
在2018年,广汽传祺也曾有过“巅峰时刻”,当年其销量达到了53.5万辆,大有剑指百万的态势,但遗憾的是,随着爆款车型GS4的“倒下”,传祺的销量也开始走弱。2020年甚至跌破30万辆,仅有29.3万余辆。而近两年,广汽传祺先后推出了影豹(参数|询价)、影酷(参数|询价)等影字辈车型,但其销量表现却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爆款车型始终没有出现。
而2022年,传祺销量虽然有所回暖,达到了36.2万辆,但是却始终未回到40万的门槛,而看看曾经的对手,比亚迪不用说,长城、吉利、长安甚至奇瑞都已经实现了年销百万的目标,而传祺却低位徘徊,前景并不明朗。
要说和上述一线自主品牌相比,广汽传祺其实并不差什么,从产品上来说,轿车、SUV、MPV都有布局,而且涵盖了从小型到紧凑型再到中大型各个细分市场,平台上也推出了GPMA、动力上也推出了钜浪混动,但就是销量上不去,你说让人着急不着急?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结果为导向的广汽传祺也只能走上了“换帅”的路子,去年末曾任职广汽丰田副总经理的黄永强已经履新广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一职,同时兼任传祺销售公司总经理,可谓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曾经的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兼广汽传祺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则调往广汽商贸。
据了解,有别于李勇,黄永强是一位在混动技术方面有深厚造诣的技术派领导者,既然是“技术派”不难想象2023年及以后的广汽传祺将更为务实,并且有望推出更多混动单品,而黄永强也承担着中兴广汽传祺的重任。
事实上,广汽传祺也曾表示,计划于2025年实现全系车型混动化,2030年实现混动销量占比60%,挑战2045年实现碳中和,由是观之,黄永强的到来就更不难理解了。
不过,尽管换帅之后广汽传祺从战略上或许会有所改变,但要重回郁俊时代的年销50余万的时刻,仍然有较大的压力。
首先,传祺如今已无大单品。曾经GS4是传祺的最大爆款单品,但后期因为变速箱等产品问题,口碑表现及销量遇挫,时至今日仍有GS4的投诉见于车质网等第三方网站,而这也给传祺的品牌形象及口碑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虽然几经改款,但至今GS4仍难重回巅峰,可以说到目前,传祺并无爆品。
其次,眼下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内卷,传祺虽有钜浪混动,但别家自主品牌也并非吃素的,包括比亚迪的DM-i\DM-p混动、吉利的雷神混动、长城的柠檬混动、长安的蓝鲸iDD以及奇瑞的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很难说谁比谁更先进,这就让传祺在技术上缺乏“稀缺性”。
再次,就宣传策略而言,传祺也有提升空间,包括曾经的影豹和影酷,定位虽然突出,但是过于强调产品的“运动”属性,导致产品相对“小众”,尤其是“影豹”,初期目标人群的销量释放完成之后,后期一直难见起色,销量从上市之初的迅速突破万台,跌落至月销三四千台的成绩。
毋庸置疑,广汽传祺面临的环境很复杂,但也并非没有重新起飞的可能。在笔者看来,广汽传祺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或许会有些许收获。其一,从营销上在贴合汽车网联化、电动化的前提下,重新回归乘用车产品的“乘用”本质,摒弃过于激进的、小众的宣传手法,同时加大营销深度及广度,并持之以恒;其二,全力打造大混动单品,拥抱主流市场,在混动产品的打造上对标包括比亚迪等为代表的自主爆品,聚力推出“现象级”单品;其三,提升产品性价比,定价上必须务实,以性价比为第一要务,在定价和产品可靠性、耐久性中取得平衡。
写在最后:
车市竞争复杂而激烈,作为二线自主品牌中的领头羊,传祺是最有望在销量上实现腾飞的品牌,其底蕴深厚、内力颇足,但也应明确,随着车市变化加剧,留给黄永强和广汽传祺向“一线自主”晋级的时间已然不多,未来几年将异常关键。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作者蓝湛,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