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即将诞生,中创新航预计于10 月 6 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与此同时,动力电力产业链企业更是扎堆IPO。发行价299.88元,超募资金51.27亿元……近日即将登陆科创板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企业万润新能,创下今年新股发行价第一高;而9月19日登陆创业板的锂电池材料公司华宝新能,发行价达到237.5元,超募49.1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国内科创板、创业板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12家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超募资金累计达244.55亿元,创下行业板块新纪录。

为何动力电池相关企业IPO持续“高热”,且多家公司实现超募,其背后原因何在?一系列问题引发行业关注。

01

高价与超募成为现象

今年以来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中,发行价“就高不就低”已成共同趋势,在仍有很多新股发行价在10元以下的股市中,上述12家动力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最低发行价也达到了每股17.27元,这12支今年上市新股的发行价平均达到112.53元。

“从招股书的数据和募资金额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也符合科创板和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相关要求,而发行价主要是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规模和财务状况、股市资本接受程度以及当前行业背景等因素来综合确定,定价过低自然不利于上市公司募资,定价过高则不容易为股市资本所接受。”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科创板和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不像主板是审核制,其与主板的区别还体现在对新股的发行价不做限制,而是由发行承销商确定。就现实情况看,这些新股能在较高发行价的情况下实现超募,表明了这些新股本身质地较好。

不仅如此,数据显示,仅创业板交易3年多来,募资不足的上市公司占比达44%~48%,而上述12家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普遍超募,其中超募资金最高者达51.27亿元,超募资金最低者为2.34亿元,这12家公司超募资金平均达20.38亿元。

“超募资金并不是在实募资金和拟募资金之间做简单的减法,已经上市交易的股票还要减去手续费等杂费后,才是净超募资金数。”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讲到,企业上市计划募集资金额度是由发行比例、净利润及市盈率三个因素决定,有的上市公司即使有资本市场的“炒作”助力也会募资不足,而上述这些新股能够实现超募,既反映了资本对这些企业的认可程度,事实上也对这些企业实现上市募资计划、加速自身发展有实际帮助。

02

上市募资多为扩增产能

在上述上市公司业务细分中,包括锂电池材料企业万润新能、华宝新能、信德新材、天力锂能;锂电池企业紫建电子;电解液材料企业瑞泰新材、华盛锂电、捷邦科技;以及其他原材料企业腾远钴业、铜冠铜箔、中一科技;还有电池管理系统企业瑞德智能。

“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其所在细分领域骨干企业或头部企业之一。”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在动力电池需求增长背景下,2021年国内电解铜箔年产能达到了72.12万吨,同比增长近20%;预计今年我国电解铜箔产能为110.32 万吨,同比增长52.97%。即使如此,市场供应依然紧张,铜冠铜箔、中一科技皆是细分领域的骨干企业,具备双面光 6~12微米锂电优质铜箔产能;正极材料、负极包覆材料的市场需求趋紧,也让天力锂能、信德新材等企业迎来新的市场机遇期。

事实上,上述上市公司募资的目的,基本都是扩增产能,这无疑是在市场需求压力增加情况下企业的对策。万润新能拟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8亿元,分两期建设,规划建设期为2年;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计划总投资为6208.83万元;4亿元主要为补充流动资金。

同时,铜冠铜箔募资将主要用于铜陵有色铜冠铜箔年产2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二期)、高性能电子铜箔技术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对于超募资金使用,铜冠铜箔公告称,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6亿元,投资建设年产1万吨高精度超薄电子铜箔项目;另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9.64亿元,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高精度超薄电子铜箔项目。“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5.5亿元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并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14%。”中一科技在公告中表示,上市募资主要用于年产1万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生产建设项目及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从招股说明书中可见,上述这些上市的中小企业募资基本都是为了增加现有产能或新扩建项目,这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扩产潮趋势是一致的。”薛旭认为。

03

赶上新一波“风口”

与以往存在的新上市公司破发、募资不足相比,今年以来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发行价高企比比皆是,超募几乎接连不断,这些现象背后究竟又有些怎样的因素呢?

刘瑞表示,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保持良好增势,动力电池行业也迎来一个堪称“黄金期”的阶段,动力电池供应全面趋紧,对上游电池原材料、电解液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等的需求都呈现“水涨船高”的增长势头,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赶上了新一波“风口”,此时选择上市,无疑会受到资本追捧,较高的股价和超募就是背后诸多因素的现实反映。

“尤其是近两年多的原材料涨价,使这些企业的‘身价’倍增,也使他们的上市更受关注。”范永军谈到,9月中旬,在时隔近半年之后,碳酸锂价格重新回到了每吨50万元以上,这表明动力电池原材料及整个产业链都是目前正在升温的领域,在上述公司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超募无疑是符合股市资本运作逻辑的。

行业人士认为,近来上市公司本身的“素质”也在提升。“近年来,从动力电池到相关产业链企业已经经历多次洗牌,现有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上述公司都是基本面较好的企业,其无论在技术研发还是产品质量上都能获得行业认可,市场反馈也较为良好,否则不会盲目去上市募资扩产。”薛旭认为,从上述公司超募等现象中不难发现,在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技术、产品等方面“素质”越好的企业上市,越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这其实也是市场竞争比拼的关键所在。(赵建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