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期,中国新能源企业与印度这一新兴市场之间的龃龉似乎比较频繁。先是有关比亚迪在印度投资建厂事宜推进困难,前不久又传出印度塔塔集团拒绝相关中国企业参与某动力电池项目的消息。短期内,中国新能源车企关于走出去的难题,引发了另一个连环反应,那便是国内车市的新一轮价格战无可避免的发生了。毕竟对外做大蛋糕的速度暂时消化不了产品与技术,那车企们的发力点只能是对内争夺存量。第二轮价格战已经打响,就等特斯拉出招?其实聊国内车市的价格战,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热议过一次了。彼时由特斯拉带头,一举扭转了众多车企在去年年底受困于补贴退坡,以及供应链压力后的涨价趋势。结果,一场从新能源巨头,蔓延到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的价格战持续了数月之久。但最终,巨头们既没有决出胜负,更没有分出生死。那份由16家车企签署的,生命周期不足48小时的《承诺书》。不仅没有起到缓冲的作用,反而戏剧性地成为第二轮汽车价格战的标志性节点。在《承诺书》签订之后,特斯拉、大众、凯迪拉克,或直接或间接在价格上“跳反”。其实在此之前,国内造车新势力们,早就打起了擦边球。比如蔚来通过调整车主权益,实现对价格体系的重新梳理。小鹏汽车则是在G6推出之后,把性价比卷到了另一个维度。此前一车难求的极氪001(参数|询价),也是通过选装配置方面的权益,实现变相的价格让步。而当时间来到7月底、8月初,更多车企也不装了,选择跟进新一轮价格战。比如身为传统中国品牌巨头的长城汽车,旗下纯电动品牌欧拉,在8月份就开启了大面积的官降。而在新势力车企方面,哪吒汽车、零跑汽车,也纷纷带来较大幅度的调价。甚至作为传统合资车企的日产,也通过ARIYA(参数|询价)艾睿雅的改款,一口气把价格拉至20万元以内。当然,要说打价格战,特斯拉毫无疑问是悬在国内众多车企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海外市场来看,7月份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就在老家美国进行了一轮降价。结合各种优惠政策,Model 3在当地最低售价折合人民币,理论上已经相当接近20万元的门槛。进入8月份之后,特斯拉在中国香港地区也掀起继4月份之后的又一轮降价。特斯拉一系列动作,无疑时刻拨弄着国内车企与消费者的神经。虽然已经辟谣现款Model 3将在本月中旬停产的消息,但特斯拉核心产品换代,以及随之而来降本增效的技术应用,几乎已经是明牌状态。于是,9月份就可以买到20万元价位的Model 3的消息也甚嚣尘上。就算20万买特斯拉,其它品牌也会跟那么,假设以现阶段曝光的换代特斯拉Model 3的产品力,真能在国内车市接近20万元的售价门槛,其它车企还有继续打价格战的底气吗?首先,仍然手握庞大燃油车市场的传统车企,至少在新一波价格战面前,并没有跟不下去的实力问题。毕竟,在基本叫停燃油车技术研发的情况下,现阶段主流传统车企的燃油车产品,已经是“只进不出”的状态。其利润拿来补贴新能源技术与产品,也是理所应当。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已经基本转型新能源,或者干脆就是全盘新能源的车企,是否还有底气跟进的问题。我们举几个例子,首先当然来看一下比亚迪的情况。作为汽车电气化大浪之下,国内脱颖而出的新一哥。有关比亚迪能够有打价格战的底气问题,似乎有点杞人忧天。从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财报情况来看,无论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还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比亚迪都有着近200%左右的同比增幅。至于几乎翻番的同比销量表现,也为比亚迪在整车,以及背后供应链部分收获更大的成本边际效应,铺平了道路。此外,随着比亚迪在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上的应用铺开,单车毛利率还有望进一步提升。那么体量更小的新势力车企又如何呢?以产品价位与定位都与特斯拉高度竞争的小鹏汽车来看。其实小鹏G6的上市,就已经开始与特斯拉正面叫板。一体压铸+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说用特斯拉的办法来对抗特斯拉。再加上800V超充平台,与更接地气的驾驶辅助技术。就这,小鹏还把产品价位提前拉到了特斯拉有可能降价的维度。结合小鹏汽车一季度毛利已经跌至1.7%(暂未公布二季度数据)。再加上前面聊到的部分与特斯拉价位重叠的新势力车企官降的行为。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它们面对新一轮价格战,可谓是“先干为敬”了。其实对特斯拉而言,压力也未尝不大。从2023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来看,特斯拉毛利率已经创下4年来的新低。虽然马斯克表示,特斯拉4680电池的电池成本已经下降了25%。再加上一体压铸技术的铺开等等。特斯拉主力车型的成本明显有潜力进一步下探。但是20万元价位的新款Model 3这一传言,实质上与国内众多新势力车企所面临的情况是一致的。即,技术与效率的革新,并没有明显转化为收益,而是被动变为打价格战的筹码。甚至我们根据年初价格战所设想的,由特斯拉继续掌握主动权的情况似乎也站不住脚。因为在“假想敌”的前提下,众多中国车企的先发制人,反而迫使特斯拉面临不跟不行的尴尬。总之,面对愈演愈烈的新一轮国内车市价格战,头部车企有意愿也有能力加入“内卷”行列。但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新一轮价格战的烈度如何,其结果与上半年那次也不会有什么根本性的转变。从理论上来说,新一轮的技术革新、车企抱团,以及资本补充等等,都使得至少头部车企们又获得了打价格战的筹码。这种模式的内卷,无非是把掉队,且无法获得补给的车企给卷走。但面对头部效应已经相当明显的车市,这种投入产出比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显然是不划算的。只不过,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教诲与车市的诱惑下,又有谁会主动放弃呢?既然都走到这里了,那就干脆一起耗着吧。
推荐内容
-
印度对中国说不,特斯拉降成本止损,引发汽车价格战2.0?
-
全球1200万用户 奇瑞立足长远从7月破15万辆说起
-
北京汽车携手车主及北京永超店开展防汛救灾,关键时刻总有北京
-
最便宜的“大众系”SUV,内外都有变化,全新斯柯达柯米克来了!
-
加价神车又来了? 雷克萨斯全新LM 350h正式上市
-
解读插混SUV领域内的王炸产品,长安欧尚Z6智电iDD
-
2025款奥迪Q6和SQ6 e-tron原型车或将预示着新的电车时代?
-
豪华与实用兼得 聚焦年轻家庭用户出行用车场景 新奥迪Q3家族亮相
-
只是撞脸海豹的豪华星途?一张图分析华为新车亮点
-
119.9万元起 全新雷克萨斯LM国内上市 首推2.4T混动版
-
约合人民币20.96万元起 2024款本田CR-V海外上市 两种动力可
-
电子化程度越好,车越不安全
-
广汽丰田拟与丰田中国、小马智行成立合资公司 推进L4级车辆量产
-
比亚迪宋L细节曝光,配无框车门/电动尾翼,预计第四季度上市
-
向客户而生,东风途逸T5 CNG首次走进新疆伊宁黄公巴扎
-
合创V09亮相:800V高压系统+750km续航,这款纯电MPV能否颠
-
小鹏X9能否打开“年轻态”MPV市场?造车新势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还不如直接定位中型SUV,对标探岳,红旗HS3:我错了?
-
热烈一夏,梦想捷达!捷达品牌携手黄渤主演电影《热烈》夏日开画
-
新款长安逸达畅享版,10万车型新“卷王”?
-
推进L4级自动驾驶,广丰、丰田中国、小马智行将成立合资公司
-
华为智选首台纯电动轿车亮相,采用全新品牌LUXEED
-
华为首款纯电轿跑第三季度发布,搭载HarmonyOS 4系统
-
吉利缤越高燃助阵 “我们的篮球-昆明站”第三季精彩收官
-
盲订10天订单破万 宝骏云朵将于8月10日正式上市!
-
TFBOYS新歌未发先火,为何昊铂GT也能这么炸?
-
至臻品质铸豪华经典,坦克SUV妥妥的“细节控”!
-
广汽传祺月销再破3万辆,保值率自主品牌NO.1
-
感恩十万用户,腾势N8正式上市,并加推D9 DM-i 965尊享型
-
下半年将上市的MPV和皮卡车型
-
盲订10天订单迅速突破10000台!“史诗级”宝骏云朵将于8月10日1
-
高端新能源实力担当,星途星纪元ES能否打动你?
-
朗逸300TSI星空领先版上市 限时11.39万打破同级车“地板价”
-
汽车出海迎来新课题,合资品牌如何诠释“中国造,全球销”?
-
四驱混动,腾势N8上市吸引不少多孩家庭
-
高配新品入门价 朗逸300TSI星空领先版上市,限时惊爆价11.39万
-
洪灾无情,东风有爱 | 东风商用车与卡友携手同行,共抗洪灾!
-
【韩系动向1058】全新一代起亚K3路试曝光,设计大变样!
-
混动又要同质化,靠什么才能上位成功?
-
坦克SUV 7月销量揭晓:同比增长8.15%,新能源订单超8000辆!
-
盲订10天订单迅速突破1万台!宝骏云朵将于8月10日正式上市
-
经济恶化、需求疲软,美国电动车公司阴云笼罩
-
存失去动力隐患,上汽大众召回部分波罗Plus 1.5L、途铠1.5L
-
10万内买电车,哪吒AYA、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谁更香?
-
纯电动SUVID.6 CROZZ各方面表现优秀,8月大促必须入手
-
理想汽车7月新开13家门店,加速扩大销售区域
-
约合人民币243.8万元起 凯迪拉克Celestiq最新价格曝光 纯手
-
纯电的美式全尺寸SUV还招人喜欢吗?凯雷德IQ或8月亮相,比锐歌大
-
全新胜达外形惹争议,前脸帅气尾部怪异,能赢得了GS8吗?
-
循迹银河 探索无界 吉利银河L7媒体试驾会长春站 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