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随着上半年的销量出炉,特斯拉在中美欧三大主流车市可谓正在开足马力圈地。再加上旗下走量产品即将换代,且有望再推出门槛更低的车型。特斯拉在全球汽车电气化的浪潮中,似乎稳居领潮地位。但是快速崛起的特斯拉,近来有关产品方面的争论却并不少。一边是外媒报道,特斯拉车型的续航里程存在虚标现象。另外,因智能驾驶功能的安全以及虚假宣传等嫌疑,特斯拉在美国加州可能面临被调查。但在这个节骨眼上,马斯克却在近期频繁表达对电力供应的担忧。甚至直言2年内,就将面临“缺电”的影响。特斯拉掌门人反复强调的电力焦虑,与品牌正在遭遇的问题,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吗?“撒谎成性”的特斯拉,还是行业通病的背锅侠?我们还是先来看近期特斯拉主要面临的两大负面消息。其中,续航虚标这个点,算是比较“新颖”。虽然针对纯电动车续航“不准”的声音从未间断,但直接拿来怼特斯拉的情况,过去并不常见,或者说声浪比不上这次。究其原因,有关“马斯克授意”的关键词,恐怕推高了用户的不满情绪。而且从目前曝光的情况来看,特斯拉“有意为之”的痕迹过于明显。如果说,续航虚标的现象可以划归到纯电动车剩余电量“测不准”的通病中。那么特斯拉涉嫌针对电量多少,而反馈给车主或“美好”、或“真实”的续航里程。这一算法的背后,主观上潜在的欺骗味道就更为浓厚了。至于有关驾驶辅助系统的虚假宣传问题,这对于特斯拉而言,算是比较典型的“祸从口出”了。有关“无人驾驶”与驾驶辅助功能之间的宣传模糊,至少可以追溯到马斯克在7年前的表述。但实际上,这一有着擦边球嫌疑的宣传方式,在中美欧市场都曾经遭遇过碰壁。只不过,近来叠加特斯拉弃用毫米波雷达,转走纯视觉的驾驶辅助路线之后。对于特斯拉在驾驶辅助功能上的不满,似乎又被推到了台前。毕竟,以前硬件随大流的时候,特斯拉的“吹牛”都还没落地。现在只靠视觉系统,继续“承诺”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用户没有牢骚,恐怕才让人觉得奇怪吧。其实总结下来,特斯拉遭遇的问题,确实具有一定普遍性。一方面特斯拉毫无疑问在纯电动车的硬件制造,与软件应用方面,都是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标杆之一。再加上难以匹敌的规模效应,在负面问题方面,很多通病容易在特斯拉这里被放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特斯拉在续航标定与驾驶辅助方面遭遇的问题,都暴露出其主观上对于软件算法的依赖。特别是在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在硬件上的堆料行为相比,特斯拉对于软件算法,甚至呈现出一种“迷信”的味道。由此,也就引出了马斯克有关“缺电”的焦虑。“单兵作战”要求高、上限低,依赖后台算力才是解题办法从字面上来看,所谓“缺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能源车逐渐普及之后,与日俱增的用电需求与电网负担之间的矛盾。但马斯克的预测,可是在2年内就有可能遭遇缺电现象,2045年的电力需求相比目前增加两倍。即便中美欧的新车市场全部由纯电动车替代,仅靠车辆的出行用电,显然是无法满足马斯克口中的预测需求。那么这些电力消耗的潜在去处是哪呢?答案便是软件算法,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便是AI系统。举例而言,chatGPT的功能给全球网友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但如果给这款火遍全球的AI系统上一个专属电表的话,恐怕想要“养活”它,光是电费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据公开数据现实,仅在2023年1月份,OpenAI的用电量就相当于17.5万个丹麦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这就与加密货币的逻辑是一样的,除了所谓的“矿卡”之外,“挖矿”所需的还有大量且廉价的电力。现在可以理解《碟中谍7》中的智体系统为什么需要被放置在一艘核潜艇内了吧。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核反应堆能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能量,以支撑AI恐怖的运算能力。我们再把目光拉回现实,即便不讨论特斯拉遭遇到的特殊问题,仅就纯电动车的续航标定,以及未来驾驶辅助系统的潜力而言,算力都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续航标定为例,无论是容量补偿法还是神经网络法,它们都有自身的场景限制。未来的发展趋势,注定是整合多种估算方式,然后配合深度学习的AI系统,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构建更为精确的续航标定估算模型。而智能驾驶这块就更不用说了,就算车辆配备了“特种兵”式的硬件算力水平。但哪怕Beta版本的系统,也不可能是车辆自身可以写出的。更何况高精地图的应用,车辆感知的反馈、学习与进化,这些都不是单一车载硬件可以负担的。因为,就算是车载算力水平没问题,车辆所能携带的电能也是有限的。提供驱动能源尚且要面对续航焦虑问题,算法还在其中“偷电”,恐怕车主也不愿意。对于特斯拉而言,应该说是看得更远还是更早?当然,我们还不能忽视的一点,在于特斯拉本身对于堆砌硬件,在现阶段就没有太大热情。这点从前面聊到的纯视觉方案就可以看出端倪。无论是单纯看重单一车型的算力与硬件,还是说更为依赖后台AI算法,从而弱化单车制造成本的方案。这种从汽车本身出发的视野,成为马斯克与单纯的能源高管在观点上产生较大分歧的重要原因。因为在他的预测中,2030年全球销售的新车将有一半是纯电动车。这即为AI算法提供了庞大的需求市场,也带来了极大的能耗危机。要知道,今年4月份的chatGPT访问量不过17.6亿次。而全球一年的新车销量大约在8000万辆左右的水平,即便其中只有一半是需要提供智能服务的新能源车。它们所需要的被动访问服务,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相比目前chatGPT能够提供的交流服务而言,智能汽车所需要的的运算服务难度与频次,显然也不在一个维度上。如此一来,能耗自然更为夸张。总之,无论特斯拉目前面临多少问题,对于马斯克而言,矛头都指向了最终的AI算法。所谓困难是一时的,方法是明确的。但如果说AI算法是支撑未来新能源车,乃至智能汽车的终极大招。那么能源,或者明确说就是电力本身,便是支撑算法的核心力量。想要满足马斯克的这个设想,即便能在中美欧三大市场都能找到合适的,且能够提供充足能源的地点做算力中心。他所大力推广的储能设备本身,也是其战略拼图的重要一环。
推荐内容
-
续航和自动驾驶被调查的特斯拉,为啥预言2年后要缺电?
-
月均销量才1千台,最便宜的“宝马车”停产,年轻人的宝马梦碎?
-
售价不变,配置同比升级,2023款锐骐7实力几何?
-
捷途大圣对比长安CS55 PLUS,同价位、谁更拉风惹人爱?
-
与用户玩在一起!全新悍途纵横挑战之旅来袭,自动挡新品新疆上市
-
反攻来了!合资车集体降价换份额 国产车怕了没?
-
对簿公堂,成了车企“舆论战”的新形式?
-
仰望、哈弗领衔,8月上市的重磅新车抢先看,燃油/新能源都有
-
亿咖通科技在ATC 2023技术峰会全貌展示
-
高质价比代步车如何选择 江淮钇为3给你答案
-
解放限购:摇号政策大改!不再允许新的限购区域 北上广迎松动
-
ChinaJoy观察:魔霸7Plus领衔&ROG7系列闪耀!信仰玩家燃
-
哈弗猛龙:让越野不再小众、让硬派成为潮流
-
小鹏又踩到点上了
-
捷途汽车的用户思维,诠释什么是用户型企业
-
BJ40天生强悍威猛,持续领跑高保值率榜单
-
落后于竞争对手,电动化亟需突围,奥迪向中国车企求援?
-
「 爱车空间 」奥迪集团上半年业绩稳健 电动汽车交付量增长超过50%
-
重磅!福特Bronco确定国产,这不比牧马人,卫士香?
-
全新一代揽胜运动版,你不知道的小细节
-
为全国超过360座城市提供充电服务 岚图与新电途达成补能合作
-
产品好服务也好 保值率还高 BJ40才是真“硬”派越野
-
新款丰田普拉多或首次推出混动车型?2.4T混动+10AT或售35万起
-
下探至8万级?吉利缤瑞COOL推出冠军版
-
25万里程越野车大拆解 BJ40:扶我起来,咱接着豁
-
知音再聚2023 VOYAH NIGHT岚图用户之夜将于8月19日举办
-
该来的还是来了:广汽丰田裁员引发“蝴蝶效应”
-
尽释澎湃 宋驭泉城 宋Pro DM-i 冠军版 激擎开跑
-
以自由之光照亮探索之路“iCAR 03 登陆火星”正式开启
-
A+级家轿巅峰对决 东风标致新408与大众速腾鹿死谁手?
-
国内已启动本土化研发 宝马L3级自动驾驶最快今年底推出
-
下探至8万级?吉利缤瑞COOL推出冠军版,双造型抢占年轻市场
-
涉奔驰、宝马、日产等车型,7月底接连两起海运电车起火事故
-
一周热点|恒大汽车复牌,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
辽宁牧欧吉利旗舰店吉利亚运惠专场团购会盛大启幕
-
卡罗拉 锐放智能电混双擎版即将上市
-
15万选择困难症 这次我真的被问蒙了
-
东风Honda的第二次惊艳从思域开始
-
日系“三剑客”上半年成绩:丰田最稳,日产压力山大?
-
国民大七座SUV10.29万起,捷途X70PRO上市!
-
6月售448台,销量意外下滑,大众ID.6X当思救市之策
-
蔚来ET5T、ES6夏测甲醛值都相当高,想买的劝你三思
-
MINI发布全新中控系统,冰激凌事件后,用户能否对MINI重拾兴趣?
-
销量缩水近20% 雷克萨斯不“香”了
-
多款宝马新车传动轴异响 有车主反映换轴后问题再次发生
-
涨幅高达87%!充电成本增加后,你还买电动车吗?
-
14.98万起,广汽丰田凌尚智能电混双擎向电新生,跃级上市!
-
为年轻人挺身而出的高性能家轿 艾瑞泽8高能版郑州高燃上市
-
矛头指向秦PLUS DM-i,帝豪L HiP加量还降价,怎么选最好?
-
极氪出发!沉浸式体验极氪带来的超凡魅力